E小说 > 言情小说 > 古城疑案三 > 第26章 可怜人父母双亡 严宝山重操旧业

“去年夏天,郁长松有没有出过车呢?”

    “出过……肯定出过。E  Δ小  』』『』说Ww*W.1XIAOSHUO.COM”

    “这次,你们有没有见到郁长松回来过。”

    “没有。自从那次出车以后,我们就再也没有见郁长松回来过。我记的很清楚,那天下午,傍晚的时候,我从外面回来,在巷子里面碰见了郁长松,他肩膀上背着一个皮包,右手拎着一个行李箱。我们还说了几句话……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郁长松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说什么了?”

    “我问他”是不是又出差了?“他说”是“;我又问他”这回跑什么地方?“他说”郑州“。我很同情他,自己在外面奔波,老婆在家里面偷人养汉,他实在太可怜了。”

    “您还能记得具体时间吗?”

    “具体时间,日子过了这么久,我想不起来了,反正是去年夏天,天非常热的时候,大概是在八月上旬吧!”

    “你看到他的时候,他是不是穿着一件白色的的确良衬衫呢?”

    “是啊!”

    “他下身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裤子呢?”

    “绛紫色的裤子。”

    绛紫色就是咖啡色。

    “你们可以到荆南西站去他的单位调查。”

    欧阳平当即派陈杰和李文化到荆南西站去调查。

    两个小时以后,陈杰和李文化回来了。

    两个人调查到的情况是这样的:郁长松在荆南西站工作,副站长刘为民接待了陈杰和李文化。去年八月份,郁长松调到徐州铁路局去了,当时,为了充实徐州铁路局,荆南铁路局决定派五个人支援徐州铁路局,郁长松知道这个消息以后,主动要求调到徐州铁路局去。

    郁长松一定是想离开这个让他伤心的城市吧!

    刘为民还请来了郁长松曾经的同事赵小勇。郁长松离婚的事情,只告诉了赵小勇,赵小勇和郁长松关系比较密切。在赵小勇的印象中:郁长松为人老实厚道,在单位里面从不与人争执,他还经常帮别人代班。虽然郁长松从来不和赵小勇提家中之事,但赵小勇能看得出来,郁长松的内心很苦,跟老婆离婚以后,他的性格反而变得开朗起来。

    赵小勇还说,前一段时间,郁长松跑荆南线的时候,特地来找他……他们还在一起喝了酒。

    陈家大院枯井里面的尸体不是郁长松。

    下午,第三个被请进办公室的是李开基的邻居郝大妈。

    郝大妈的年龄在六十岁左右,她耳不聋眼不花,精神矍铄,身子骨很硬朗。

    “郝大妈,严阿妹的堂兄严宝山是什么时候来投奔严阿妹的呢?”

    “一九九二年的年初,春节以后不久。”

    “此人多大年纪?”

    “按现在算也该有三十七八岁了。”

    “听说他是做玉石生意的?”

    “不错,咱们谢举人巷有人在他的手上买过玉石,陈家大院的章主任就在他手上买过一个翡翠。后来还想再买一个,但找不着严宝山了。”

    “严宝山的玉石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?为什么不盘一个店铺呢?”

    “他没有说过,咱们也不好问。”

    “他的堂妹严阿妹是怎么说的呢?”

    “严阿妹也不知道。依我看,严宝山很像是一个盗墓贼,要么就是整天在古玩市场转悠低价收购一些玉石,然后高价你卖给一些不懂行的人。他只在严阿妹家睡觉,白天很少呆在崔家大院,有时候,他一连几天都不回来。”

    “严宝山的经济情况怎么样?”

    严宝山经营玉石生意,这已经有了谋财害命的可能,如果严宝山的生意做得比较大,那么,谋财害命的可能性就更大了。

    “严宝山的生意做得不错,他刚到严阿妹家落脚的时候,一出手就是两件玉石,一个是玉手镯,一个是玉佩。”

    “等一下,您见过那两件玉器吗?”

    “严宝山给夫妻俩玉器的时候,我正坐在严阿妹家唠嗑,我亲眼看见严宝山把玉器拿出来放在茶几上,但严阿妹没有给我看,立马收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您接着说。”

    “每次回来,严宝山不是给严阿妹带一块绸缎,就是给李开基带一包茶叶……或者一条香烟,小孩子吃的东西是少不了的,那严阿妹刚开始不相信玉手镯和玉佩是真的,就拿到街口开古玩店问董顺河,董顺河一大眼就知道是真的。要不然,严阿妹夫妻俩也不会让严宝山住那么久。其实,严宝山用不着那么客气,严阿妹夫妻俩只把他安排在柴房住下,当时,严阿妹家有一间空着的正房,夫妻俩把严宝山安排在柴房,另外一间正房租给了别人。只要你们看到那间柴房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间柴房怎么啦?”

    “十分破败,要不然怎么会做柴房呢?严宝山并不知道这个,他还对李开基夫妻俩千恩万谢。那严宝山是一个识趣的人,他从来没有在严阿妹家吃过饭……他不想占严阿妹家一点便宜。那严阿妹非常小气,平时抠抠索索的。”

    “严宝山的玉石是随身携带的吗?”

    “严宝山有一辆旧自行车,出门和回来,自行车的龙头上总挂着一个灰颜色的手提包,总之,那个灰颜色的手提包和严宝山形影不离。”

    “郝大妈,请您仔细想一想,严宝山是什么时候离开严阿妹家的呢?”

    “是去年夏天。”

    “是不是在陈家大院拆迁之前呢?”

    “不错,当时居委会正在宣传动员,测绘局的人正在陈家大院内外搞测量。”

    “严宝山走的时候,没有跟你们打招呼吗?”

    “蹊跷就蹊跷在这里。以严宝山的性格,他是会和我们打招呼的,就是不跟其他人打招呼,他也应该跟我和老头子说一声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为什么?”

    “严宝山每天晚上天黑透了才回来……有时候还很迟,在外面跑了一天,总要洗洗涮涮,总要喝点水吧!我就经常拎一壶水给他。特别是夏冬两季,人没有水是不行的。”

    “郝大妈,您和严宝山走的比较近,他一定会跟您说点什么?”

    “严宝山话不多,但他给我买过几回点心。所以,我刚才说,他走的时候是应该跟我说一声的。平时出门,只要见到我和老头子,肯定要喊一声……人很客气,很懂礼貌。”

    “严阿妹是怎么说的呢?”

    “严阿妹说,他堂兄喜欢到处跑,八成是到其它地方去了;章主任找李开基打听严宝山的下落,李开基说严宝山可能租了一个店铺,所以搬走了。李开基还骂过严宝山好几回,说他忘恩负义。我当时心里想,就算有了店铺,他也该回来看看自己的堂姐吧……他毕竟在这里住了两年多。既然是亲戚,那就应该多走动走动才是。生了陈家大院的案子以后,我就觉得这里面有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严阿妹是安徽亳州人吗?”

    “不错,是安徽亳州人。有一次,我听严阿妹提到过一个地方。这个地方应该是严宝山的老家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地方?”

    “这个地方叫亳毫镇。”

    送走郝大妈之后,欧阳平派刘大羽和左向东驱车赶往安徽亳州亳毫镇。

    当天晚上九点,刘大羽和左向东回到荆南。

    当欧阳平听完刘大羽的汇报之后,预感到问题的严重性。

    刘大羽和左向东调查到的情况是这样的:两个人在亳州公安局户籍科两位同志的帮助下,找到了严宝山的户籍资料:严宝山,籍贯,安徽亳州,家庭住址,安徽亳州亳毫镇杨树井大队严家寨。

    在户籍资料上,一共有三个人,严家君,严宝山的父亲,一九七五年去世;严张氏,严宝山的母亲,一九九二年去世……严宝山就是这一年到荆南市投奔堂姐严阿妹的。关于严宝山玉石的来路,刘大羽在户籍资料上找到了答案,严宝山曾因盗挖国家地下文物获刑三年。一九**年入狱,一九九二年刑满释放。

    户籍科的刘科长找来了经手此案的马明同志。马明将严宝山的情况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:严宝山早年从事盗墓营生,是活跃在亳州地区盗墓集团的成员之一,一九**年,该团伙找到一座规格比较高的陵寝,并盗走了地宫里面大量文物,后经安徽省博物馆专家鉴定,该墓为汉代王侯墓。最后,严宝山获刑三年,严宝山的母亲因此急瞎了双眼,身体每况愈下,一九九二年,在严宝山刑满释放一个月后,他母亲病逝。

    在马明同志的陪同下,刘大羽和左向东去了严家寨。

    接待三个人的是严家寨生产队长严更生。

    下面是谈话记录:“严宝山有没有回来过?”

    “没有,他自从离开严家寨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。他家的房子很久没有人住了。”

    严队长还领着三个人到严宝山家看了看:严宝山家三间正屋,两间厨房,两间厨房已经坍塌,三间正屋也摇摇欲坠。院门上的锁已经上锈,院子里面才长满了杂草和野向日葵。

    “严宝山到什么地方去了,你们知道吗?”

    “不知道,他这个人在外面游荡惯了,老娘活着的时候,他懂事经常往家跑,老娘死了以后,他就跟孤魂野鬼似的不着家了。一九九二年春天……就是他刑满释放的那一年,他在寨子里面露了一下脸,之后就人影子不见帽顶子了。”

    “严阿妹,你认识吗?”

    “严阿妹也是咱们严家寨的人,她嫁到荆南市去了。严宝山是不是投奔严阿妹去了?”

    “不错,一九九二年,严宝山在严阿妹家落的脚。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我们一点都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严阿妹没有回来过吗?”

    “回来过,她娘家在这里,怎么能不会来呢?”

    “最近一次是在什么时候呢?”

    “一九九三年过年的时候回来过一次。可她并没有提严宝山半个字。”

    “严宝山和严阿妹是什么关系?”

    “他们是堂兄妹,但隔得比较远。你们来调查严宝山,难不成他又犯了事情?”

(https://www.eexsw.com/guchengyiansan/8521278/)


1秒记住E小说网:www.eexsw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eexs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