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小说 > 言情小说 > 古城疑案三 > 第151章 彭主任积极协助徐海初尹家近邻

小张决定先探探路,看看尹大平在不在家,然后再决定怎么办。

    两辆汽车一前一后驶出崇明县公安局的大门。

    半个小时以后,汽车在一个寺庙前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大家走下汽车,抬头便看见寺庙的名字:“寿安寺”。尹大平的家在寿安路光明街276号——3,很显然,这条路是根据寿安寺起的。这也就是说,尹大平家就在寺庙附近不远处。

    沿着寺庙的高墙向西走几百米,路对面有一条大街。

    小张朝路对面指了指:“那条街就是光明街。”

    大家跟在小张的后面穿过寿安路,上了光明街。城桥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,眼睛所看到的建筑物,绝大部分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,青砖墙,黑屋脊,马头墙,沿街的店铺几乎都是带窗门,横七竖八的街巷全是石板路。

    刘大羽看了看手表,时间是十点四十分。

    走到一个邮局的门口,小张停住了脚步:“罗局长,你们在这里等一下,我先过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小张向南走了一百多米,然后拐进了一条仄仄的街道。

    十分钟左右,小张一路跑过来。

    大家迎了上去。

    “尹大平正在光明菜场给人拔牙。”小张气喘吁吁道。

    “小张,你前面带路。”罗子荣迈开大步。

    小张一路向南,左拐进入另一条大街,远远地看见一个十字路口,人来人往,两扇非常宽大的门前聚集了很多人。

    小张朝刘大羽点点头。

    大家迅跟了上去。

    在大门的左边稀稀拉拉地围着几个上了年纪的人。

    一个身穿白大褂,戴着口罩的男人正在给一个老太太拔牙,老太太坐在一个小方凳上。在两个人背后的墙上挂着一个用黄布做成的幌子,幌子上写着四个字:“拔牙镶牙”。

    刘大羽和严建华一左一右,从侧面凑了上去,慢慢逼近尹大平,高建国和罗子荣从正面走了过去。

    尹大平左手拿着一把镊子,右手握着一把钳子,正低着头检查老太太的口腔。

    罗子荣拨开围观的人,走到尹大平的跟前:“请问,你就是尹大平吗?”

    尹大平抬起头来,仔细打量了一下高建国:“你们找我有事?”尹大平戴着口罩,看不见他的表情。

    “请你跟我们走一趟。”

    “跟你们走一趟?你们是什么人?”

    “我是崇明县公安局的,这三位是荆南市公安局的。”在说“荆南市公安局”的时候,罗子荣故意放慢了度,提高了声音。

    “荆南市公安局?我只不过是一个小老百姓,和荆南市公安局——八竿子打不着。”

    “有没有关系,你很快就知道了。”刘大羽道。

    “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情?”

    “一两句话说不清楚,我们找一个地方谈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想了解什么情况?就在这里谈吧!”

    “我们的问题不适合在这里谈。对不起,委屈你跟我们走一趟。”

    “我凭什么跟你们走呢?”

    出前,小张已经准备好了逮捕证,他从口袋里面掏出逮捕证,在尹大平的眼前亮了一下:“凭这个——”

    “逮捕证?你们凭什么抓我?我奉公守法,从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。”

    “对不起,你必须跟我们走一趟。”

    “我可以跟你们走,但你们总得给我一个理由吧!”

    “我们怀疑你和生在荆南市一起杀人案有关。”刘大羽道。

    “笑话,我长这么大,从来没有离开过崇明岛,你们的案子与我何干?”

    围观的人越来越多,连摆摊子的商贩也丢下手中的生意来凑热闹。

    “尹大平,你如果再不配合的话,就不要怪我们不客气了。”罗子荣疾言厉色道,同时从严建华的手中拿过手铐戴在了尹大平的左手腕上。

    刘大羽和严建华迅抓住了尹大平的两臂。

    罗子荣趁势将手铐的另一端戴在了尹大平的右手腕上。

    “你们总得让我把东西收拾一下吧!”尹大平终于愿意配合了。

    “行,你收拾吧!”刘大羽道。

    尹大平一边将手中的镊子和钳子放进一个手提包中,一边对老太太说:“大妈,这牙——今天是拔不起来了,改日再拔吧!”这句话应该是说给同志们听的,他的潜台词是:“你们抓错人了。”

    老太太站起身,退到一边去了。

    很快,在尹大平的摊子前面围满了人。

    尹大平戴着手铐收拾完东西,连同挂在墙上的幌子,一股脑儿塞进手提包。

    在刘大羽的印象中,车华庭好像是说过,姓马的进出157号的时候,经常拎一个手提包。

    “我把东西交给一个人,然后跟你们走。”

    “不用了,老严,把包拎上。”看到手提包的时候,刘大羽就想好该怎么做了。手提包里面有一套拔牙和镶牙的工具。

    高建国抢先一步,将手提包拎在手里。

    “我可以把板凳交给一个熟悉的人吗?”

    “可以。”

    尹大平拎着板凳,拐进菜市场的大门,在一个电器修理铺停了下来:“单师傅,我把板凳放在你这里。”

    一个男人正在摆弄一台旧电视机的电路板,他望了望尹大平和站在他身后的同志们,然后道:“没事,你就放这儿吧!”

    到尹大平被带离现场,他都没有把口罩取下来。

    尹大平被押上汽车之后,刘大羽拽下了尹大平的口罩,这时候,刘大羽更加确信,尹大平就是姓马的。

    难怪车华庭和李大娘说姓马的年龄在三十五岁左右呢。这是一张过于苍老的脸。皱纹过早地爬上了他的额头和眼角。牙齿黄中黑,这是烟酒过量的缘故。五年之后,尹大平仍然剃着短。和模拟画像一模一样。刘大羽阅人无数,在年龄的判断上,很少出过差错,但在尹大平的身上,他失误了,根据尹大平这张脸,说他四十岁左右,也不为过。

    汽车开进了崇明县公安局的大门。尹大平被关进拘押室。

    在吃中饭之前,刘大羽和欧阳平通了一个电话,他把消息告诉了欧阳平,同时让小张给尹大平拍了一张正面照,连同户籍资料上的照片一起传真到中和街派出所。刘大羽这样做有两个目的,第一,向欧阳平汇报案件的进展情况,第二,这也是最重要的,请示欧阳平,下一步该怎么做,是就地审讯,还是将尹大平押回荆南审讯?

    刘大羽倾向于就地审讯。“姓马”的“老婆”不是还没有浮出水面吗?如果现在就将尹大平押回荆南审讯,下面势必还要舟车劳顿、大费周章。

    欧阳平在电话中说,等看到传真给他的照片以后再说。

    中午,几个人在崇明县公安局的招待所吃的午饭。罗子荣的意思是,吃过中饭以后,一边在招待所休息,一边等荆南方面的电话。

    午饭吃到一半的时候,刘大羽的手机响了。

    下面是欧阳平和刘大羽通话的内容。在两个人通话之前,欧阳平和高建国、罗子荣说了一会话,人家帮了这么大的忙,肯定要说一番感谢的话,礼数是必不可少的。欧阳平和高建国、罗子荣的客气话,笔者就忽略不计了。

    下面是欧阳平和刘大羽的通话内容:

    “欧阳,你看到照片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看到了,你们辛苦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是就地审讯,还是——?”

    “你们先休息放松一下,我和车华庭现在就出,争取在崇明岛把这个案子了结了。”

    “太好了,我也是这个意思,一路顺风。快到石洞口渡口的时候,你给我打一个电话,我到码头去接你们。”

    “再见,对了,今天晚上,你们找一家饭店,由我们做东,请上海和崇明岛的同志喝酒。我们得好好感谢人家的鼎力相助。”

    “我一会就去安排。”

    吃过中饭以后,刘大羽派韩玲玲去安排饭店的事情,罗子荣则安排大家到澡堂泡澡。

    在罗子荣的安排下,大家舒舒服服地泡了一把澡,两点半钟左右,刘大羽和严建华就上来了,穿好衣服,将手机放在茶几上,耐心地等待欧阳平的电话。

    四点零五分,手机响了,是欧阳平的电话,大家驱车去了码头。高建国和罗子荣也一同前往。

    第三班渡船,大家才等到欧阳平。

    握手,寒暄。

    两辆汽车驶离码头。

    为慎重起见,欧阳平把车华庭带来了,当车华庭看到尹大平的照片的时候,十分肯定地说,此人就是那个姓马的。在欧阳平看来,让尹大平和车华庭见一面,还是非常必要的。

    欧阳平带车华庭带来,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:在车华庭的印象中,姓马的在第一次搬进157号,整理床铺的时候,曾经捋起衣袖,在他的右手臂上方有一块长条形的疤痕。尹大平到底是不是“姓马”,车华庭不但能从相貌上指认姓马的,还能通过手臂地上的疤痕指认姓马的。

    吃完晚饭之后,欧阳平一行在小张的陪同下调查走访了一个人,这个人是尹大平的近邻,欧阳平就是欧阳平,他心细如,他在做一件事情之前,把该想到的都想到了。在审讯尹大平之前,必须解决这两个问题:第一,姓马的先后两次进住157号,在前后两个时间段里面,尹大平的行踪,别人可能不知道,尹大平的街坊邻居应该是知道的,如果街坊邻居无法提供准确的信息,必要的时候,那就要和尹飞鹏夫妇直接接触;第二,姓马的老婆是何许人也?街坊邻居和尹大平的父母应该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。

    七点钟左右,两辆汽车行驶在寿安路上,第一辆汽车上车上坐着五个人,他们分别是欧阳平、刘大羽、高建国、罗子荣和小刘;第二辆汽车上坐着两个人,他们是严建华、韩玲玲。

    汽车照常停在寿安寺前面的广场上。

    一行人步行至光明街276号。

(https://www.eexsw.com/guchengyiansan/8521405/)


1秒记住E小说网:www.eexsw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eexs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