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小说 > 言情小说 > 古城疑案三 > 第219章 马场长迎上前来石缝中还有东西

章子峰被一具尸体吓着了,在一个四十——五十公分宽的石缝里面,卡着一个人的双肩和脑袋——准确地说是卡着双肩,此人的脑袋已经耷拉在肩膀上,两个人只能看见死者的脑袋和双肩,尸体没有腐烂,但已经被风干——死者死亡的时间不会太久。EΔ小说Ww』W.  1XIAOSHUO.COM石缝原来是两块巨石之间的缝隙,东边的巨石在第一轮爆破中被炸断了,两个人想在第二块巨石上打炮眼,刚爬到巨石的跟前,章子峰就看到了死者的脑袋。

    惊魂初定之后,刘家禄爬到巨石的跟前,章子峰所看到的果然是一具尸体。

    两个人爬到石缝跟前,这才看到尸体的下面的部分,尸体的五分之四仍然卡在石缝里面,这是一道深不见底的石缝,呈现在两个人眼前的石缝上略宽,下渐窄,在两个人的记忆之中,在第一块巨石消失之前,两块巨石之间的缝隙是上窄下宽。

    两个人没有多想,停下了手中的活跑下山去向领导汇报,马场长听完两个人的叙述之后,立即派他们俩下山去报案,自己带着几个人爬上山,把现场保护起来。

    这应该是一起谋杀案,欧阳平一行驱车赶到东山镇西流湾采石场。

    一个小时以后,汽车爬过一个很大的高坡,一座高大的山峰矗立在眼前,

    坡下,路边,小石桥旁,站着两个身穿公安制服的人,这两个人分别是东山镇派出所的所长鲍正标和警员顾长河,他们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。

    左向东缓缓停下汽车,刘大羽拉开车门,将两个人拽上汽车。

    经鲍所长确认,刚才大家所看到的那座最高的山峰叫阳山,西流湾采石场就在阳山的南麓。

    西流湾采石场是东山镇最大的采石场,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建设突飞猛进,石料的需求越来越大,如今一年的开采量相当于过去二十年的开采量。

    原先,人走在公路上是看不见采石场的,因为采石场掩映在一片莽莽苍苍的山林之中,现在,人坐在汽车里面就能看见被切开的山体,青灰色的石料裸露在植被之外。

    在一个叫做“大坟头”的地方,刘家禄朝左边指了一下:汽车左拐进入一条石子路。

    “大坟头”这个地名很有意思,按照中国人的传统,似乎是一个很不吉利的名字。

    严建华提出了异议:“怎么取这么个名字?”

    刘家禄指着路东边一个山峦道:“你们看这座山像不像一个坟墓?”

    大家探头朝山峦看去。

    “还真像一座坟包。”陈杰道。

    “这个名字和一个传说有关,虽然有些牵强附会,但也有那么一点意思。”刘家禄道。

    “刘所长,你跟我们说说。”韩玲玲对这个地名的由来也很感兴趣。

    “据说,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下令在这一带修建过自己的陵墓。”

    “朱元璋的陵墓不是在明孝陵吗?”欧阳平道。

    “传说朱元璋驾崩以后,出殡的时候是十三个城门同时出棺,他是怕有人在他的身后挖坟掘墓,所以才故布疑阵。既然十三个城门出棺,那就应该有十三个陵墓。”

    “刘所长,这里是不是有一个陵墓啊?”

    “这里确实有一个陵墓,但不是朱元璋的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朱元璋的,哪是谁的呢?”

    “是谁的不知道,但从陵墓的规模来看,肯定不是一般人的陵墓。”

    “刘所长,你说说‘大坟头’这个地名的由来吧!”韩玲玲及时将大家的话题转移到原来的话题上来了。

    “据说,在修建陵墓的时候,每个工匠都要完成一定的工程量,如果完成不了,就要被杀头,然后扔在这里,因为完不成任务而被杀头的人太多,所以,时间一长,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像坟包一样的山丘。‘大坟头’这个名字由此而来。”

    汽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向北进入一片茂密的树林,山道是修建在山坡上的,在这条路的西边不远处,还有一条既宽又平坦的柏油路。坐在车上,能隐隐约约地看到这条柏油路。

    欧阳平很是纳闷:“刘所长,这两条路为什么不一样?”

    “那条路通向灵光寺,原来,那也是一条石子路,这些年,随着旅游业的兴起,灵光寺的香火越来越旺,地方领导为了展旅游业,就出资修建了一条上山的路,在灵光寺的附近还有一座规模很大的陵墓,就是我刚才提到的陵墓,至于这条路,是专供运石料的汽车走的,所以路况比较差。

    左向东忽然把车停下了,因为前方来了一辆运石料的卡车,路比较窄,只够一辆汽车走,所以要将汽车往路边靠一靠,让卡车过去之后,才能接着往前走。

    大家看着大卡车一摇一晃地从身边缓慢驶过。

    会车完毕之后,左向东踩了一下油门,打了一下方向盘,汽车继续向前。

    驶上一个高坡之后,陈杰看到了一片若隐若现的黄颜色建筑,建筑物的位置在路的西边,那里有郁郁葱葱的树林。陈杰所看到的只是建筑物的飞檐和屋脊。

    “那就是‘灵光寺’。”刘家禄指着黄颜色的建筑物道。

    刘家禄的年龄在四十五岁左右,一米七五左右的身高,人显得很精干。

    “刘所长,你刚才提到的陵墓在什么地方?”

    “在灵光寺的西边,考古专家说,灵光寺在建寺的时候,可能就是陵墓的一部分。”

    “陵墓被保护起来了吗?”

    “陵墓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已经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开,现在进去要收门票。”

    “我怎么没有听说过这件事情啊?”欧阳平道。

    “这是近一两年的事情。还有一件事情,你们可能也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刘所长,什么事情?”

    “就在两个月前,省考古队在陵墓的附近现了一个汉代大墓。其实,最早是几个盗墓贼现的。以前,人们只知道那里有一个明朝大墓,没想到藏着几个汉代王侯墓。”

    “汉代大墓?那规模一定不小了?”柳文彬道。

    “规模很大,省考古队正在进行抢救性挖掘。这几天,报纸天天都在报道这件事情,我们所的几个同志已经在考古现场照应好几天了。”刘所长一边说,一边从黑色手提包里面掏出一卷报纸,打开来,递给了欧阳平。

    这是一份《荆南晚报》,头版头条就是关于汉墓挖掘的报道,整幅版面一共有三篇文章。刊登在最上面的文章的标题是:“阳山考古又有惊人现”,下面还有一个副标题:“数件漆器颜色如新”,欧阳平和大家对考古一窍不通,为什么单就数件漆器写一篇文章,而且放在显著的位置上呢?从考古学的角度看,这些漆器的考古价值一定非同凡响。

    左下角的文章的标题是:“二号墓曾遭盗贼,一号墓完好无损”。

    右下角的文章的标题是:“墓主身份暂无定论”,下面还有一个副标题,“王侯墓无疑”。

    “既然被盗墓贼光顾过,墓室里面的文物一定所剩不多。”

    “那是一个古墓群,一共有三个墓室,其中一个陵墓被盗,另外两个墓室完好无损。”

    “待会儿,我们顺道去看看。”左向东道。

    “行,等勘查完现场之后,我领你们去。”刘所长道。

    汽车拐过几个山头之后,视野突然开阔起来。前面是一个很大的采石场,采石场上堆放着不同形状的石头,有方形石,有条形石,还有碎石子。石料场上停着不同的卡车,一些装卸车正在往卡车上装石料,远处传来机器的轰鸣声,整个采石场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。

    不过,随着警车的到来,采石场一下子安静了许多,一些人停下了手中的活,跟在警车的后面往案现场走。

    通往案现场的石头已经被清理的差不多了。一条大致成形的路通向半山腰。案现场在一个比较高的山腰上。

    山腰下聚集了很多人,他们大都是采石场的工人,还有一些附近村寨的村民。

    在距离案现场十几米的地方,站着几个人,其中一个人就是马场长——他们是在保护现场。

    欧阳平第一个跳下汽车,紧随其后的是刘大羽。最后走下汽车的是严建华和柳文彬,他们的手上各拎着一个刑侦箱。

    一直站在半山腰上的三个人迎了上来,马场长走在前面,走在后面的分别是两个报案人刘家禄和章子峰。

    “马所长,我们又现了新的情况。”马场长一边擦头上的汗珠,一边将马所长、欧阳平和刘大羽往巨石跟前引,在一个成四十五度角的岩石上方矗立着一个高两丈多高,宽三丈多的黛色巨石,在这块巨石的西边,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岩石,一条条竖裂缝将偌大一块完整的巨石分解成若干块。

    欧阳平举头望着巨石道:“什么情况?”

    “石缝的下面还有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东西?”

    “看不清楚,东西在比较深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说话之间,六个人爬上几块大石头,为了保护好现场,马场长他们没有清理案现场周围的石头。

    “下面有多深?”

    “非常深。你们听一听就知道了。”马厂长拿起一块小石头往石缝里面扔去。

    大家只能听到石头触碰在石壁上出的声音,但听不到石头落地时出的声音——始终没有听到石头落地的声音。这说明石缝的下面非常深。

    刘大羽朝严建华喊道:“老严,拿两把手电筒上来。”

    严建华将刑侦箱放在一块大石头上,打开刑侦箱,从里面拿出两把手电筒,并打开手电筒,试了试亮度,然后走到欧阳平和刘大羽跟前。

    石缝长约五米左右,两头比较窄——宽度在十五至二十五公分之间,中间比较宽——宽度在三十至四十之间。凶手将死者的尸体藏在这个石缝之中,应该是一种非常聪明的选择。如果不是城市建设加快了采石进度——然后按照以前的开采进度推算的话,现尸体的时间要推迟很多年。

(https://www.eexsw.com/guchengyiansan/8521473/)


1秒记住E小说网:www.eexsw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eexsw.com